心理所研究基于社交媒体行为发现新冠疫情爆发增加了集体主义表达-尊龙凯时网址

科研进展

心理所研究基于社交媒体行为发现新冠疫情爆发增加了集体主义表达

来源:心理研究所发布时间:2021-04-12

  个人/集体主义是解释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差异的最重要的文化维度,表现为人们对内/外群体的态度分化。与个人主义文化中的居民相比,集体主义文化中的居民更倾向于区分群体内成员和群体外成员,并区别对待他们。病原体流行假说认为,个人/集体主义可以用历史上和现在不同国家或文化群体中传染病的流行来解释,较高的患病率导致了集体主义文化,而较低的患病率导致了个体主义文化。从生物进化角度,传染性疾病是最主要的生命威胁之一。个体在知觉到环境中的疾病线索之后,会在认知上产生负面的评估,在情绪反应上产生厌恶,在行为上自动产生回避,并通过回避疾病威胁(对群体内成员的偏好和对群体外成员的排斥)和服从社会规范(对集体所选择的行为产生遵从,而厌弃那些偏离了社会常态的行为)两种方式表现出来。以上两种方式均可映射为集体主义意识与行为的增强。即从长期来看,随着传染病的反复爆发,群体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会随之增强。这暗示了一场流行病的爆发可能会造成群体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增强。已有多项研究支持了病原体流行假说的观点,但是至今尚无研究在传染病大流行的实际情况下检验流行病的爆发是否会激发群体的集体主义行为。同时,病原体流行假说的验证也可以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使其有效地规划和抗击传染病大流行。

  新冠疫情的爆发与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机会。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很难进行传统的调查或广泛的实验操作,也不可能提前测量人们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疫情爆发后,人们更多地使用社交媒体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朱廷劭研究组的科研人员开展了一项研究,基于微博文本数据对中国群体的集体主义行为进行分析。与传统的心理学调查和实验操作相比具有更大的生态效度,并使实时、无侵入的检测成为可能,确保了数据的客观性、及时性和连续性。

  该研究首先收集了2019年12月1日到2020年2月16日期间126165名微博活跃用户所发的全部微博,之后以天为单位分别获取了人称代词(如第一人称单数代词,第一人称复数代词等)、关系相关词(如爸爸,妈妈等)、群体相关词(如朋友,邻居等)三大类词的词频。最后以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新冠肺炎为b类传染病为分界点,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了微博群体前后集体主义表达差异。

 

数据分析流程示意图

 

  结果表明,微博群体在新冠肺炎被公布“人传人”后更多地使用第一人称复数代词,关系相关词与内群体相关词,更少地使用第一人称单数代词。即微博群体的集体主义表达在疫情爆发后显著增加。此外,微博群体的集体主义表达程度也依赖于群体间的亲密程度,如“同事”和“熟人”的表达程度低于“家人”。

  该研究在新冠疫情这一传染病大流行中对病原体流行假说进行检验,巩固并拓展了病原体流行假说,并且尝试了扩大原有的集体主义词汇。该研究通过使用大数据对增强了人们对文化心理学的理解。

  该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未来研究中,将对更长时期内的数据进行分析,更清晰界定文化特定和文化普遍现象,同时应用更多的语言模型,实行高效的自然语言处理。

  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frontiers in psychology

  han, n., ren, x., wu, p., liu, x., & zhu, t. (2021). increase of collectivistic expression in china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 an empirical study on online social network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https://doi.org/10.3389.


附件下载: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