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经济半小时》:沙漠里的种田试验-尊龙凯时网址

以人为本 服务至上 科学管理 勤政高效

【央视网】《经济半小时》:沙漠里的种田试验

  

  新闻链接: 

  贫困地区往往是生态脆弱区,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今天《经济半小时》记者走进陕西境内的毛乌素沙漠地区。第一次到沙漠的人往往震撼于那里无边无际的苍凉之美,然而对于生活在毛乌素沙漠地区的老百姓来说,不仅意味着无尽的风沙,还有贫瘠的生活。 

  沙漠变农场 奇迹正在上演 

  位于陕西省榆林的毛乌素沙漠曾经是我国第四大沙漠,然而当记者在今年9月走进这片土地时发现,印象中的茫茫沙海景象正在消失。 

毛乌素沙漠 

  从卫星地图上可以看到,分布在毛乌素沙漠边缘的一圈一圈的土地已是大片的良田。其中一片由9个大小不一的圆圈组成的土地,是一个占地五千多亩的大农场。 

卫星地图 

  2011年开始,陕西某种业公司就在榆林市的岔河则乡、小纪汗乡流转土地两万两千亩,建成了四个大型农场,种植玉米、马铃薯和优质牧草等经济作物。而这两万多亩土地不是老百姓原有的固耕地,都是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只有少量草灌的沙荒地。这9个喷灌圈形成的农场是他们的第二农场。 

陕西某种业有限公司 

  如今,曾经黄沙漫漫的不毛之地如今成为庄稼茁壮成长的宝地。农场现在主要种植两种作物,玉米和马铃薯。眼看着又到了一年收获季节,地里的马铃薯已经开始一块一块收割,马铃薯挖出来之后,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分拣,这也是整个农场用工量最大的工作。工人需要按照客户的需求,将马铃薯分三类捡拾在不同的袋子里,包括进市场的商品薯,客户要求的小薯和有损伤的马铃薯。 

人工进行分拣马铃薯 

  马铃薯的产量高、收益大,是公司种植的主要作物。陕西某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苗志栓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农场现在一亩地单产在3.5吨到4吨,最高能达到5吨。今年1吨马铃薯可以卖到一千五百元左右。 

陕西某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苗志栓 

  马铃薯正在收获,玉米也处于最后的脱水期。按照目前的长势来看,苗志栓觉得今年又是一个丰收丰产年。 

  陕西某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苗志栓:我们收玉米全部都是机械化,因此就需要它脱水。今年,一亩地玉米应该产到800-900公斤,目前的价格是每斤9毛钱,一亩地1800斤就是1700多元钱,除去成本,一年能赚800多元钱一亩地。  

  沙地上长出的玉米 

  第二农场一共有5600多亩土地,其中一半种了玉米,一半种了马铃薯,按照今年的市场行情,苗志栓估算纯收入可以达到七、八百万元。 

  红黏土点沙成土 沙漠变成绿色王国 

  茫茫沙漠居然种出了这么好的庄稼。难道是气候变了?天上的雨下多了?还是沙丘变成了能耕种的土壤?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秘密呢? 

  9月下旬,在陕西省榆林市农科院的试验田里,中科院地理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彦随教授正在查看玉米和大豆生长情况。 

  在这片试验田里,每棵玉米秆上普遍都结有两个玉米棒,玉米棒长度相差不大,上面的玉米颗粒饱满、光亮圆润。 

颗粒饱满的玉米 

  而在另一块玉米试验田里,玉米秸秆比较细,每棵玉米上面大多只有一个玉米棒子,即便是长了第二个,也是空壳玉米。 

空壳玉米 

  刘教授说,这两片玉米地都是在相同的施肥、灌溉条件下进行耕种的,种出来的玉米长势会有这么大的差别是因为土壤。这片试验田的土地是典型的毛乌素沙地,在从前几乎寸草不生。 

红黏土和沙土复配 

  2014年开始,刘彦随教授和榆林市农科院开展合作,按照红黏土和沙土的不同比例进行复配,其中红黏土与沙复配比例为12时,保水性较原来的沙地提高70%以上,持水时间是原有沙地的2.8倍,在大规模土地改造之后,复配土地比沙地农业综合节水61%,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7倍。通过四年的对比试验,他们终于寻找出不同农作物的最优复配比例。其中12左右的土地最合适种玉米,如果种马铃薯,就需要15左右,大豆需要13左右。 

复配土地 

  在一块复配比例为13的地块上,刘彦随教授拔起一棵大豆,上面结的豆荚密密麻麻,而且大多是有三个豆粒的长豆荚,每亩产量能达到600多斤。而在复配比例为15的地块,大豆的长势明显矮了一截。 

两棵同样品种的大豆 

  但是同样是1:5的复配,某个品种的马铃薯亩产却达到了5660斤,而复配比例在11的情况下,亩产只有4851斤,而且产量高的马铃薯品相更好,商品化率达到了86%,也是最高。 

复配比例1:5实验田产出的马铃薯 

红黏土 

  红黏土,当地人也称为黄胶泥。红黏土质地坚硬,孔隙小,通气透水性能差,沙地结构松散,蓄水保肥性差,二者均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但当红黏土和沙土复配之后,既有沙土的通透性,又有红黏土的保水保肥能力,作物就有了合适的土壤。眼下,榆林市北部地区有大量的沙地,无法种植作物,未来通过土地复配,都可以建设成为高标准的农田。因为榆林市红黏土的储存量很大,所以复垦几千亩甚至上万亩都不成问题。在榆林市农科院实验区,记者看到沙地改良的土地上,长出的高粱、谷子穗大粗壮、颗粒饱满。 

沙地复配改良土地长出的高粱 

  沙漠变成大粮仓 让百姓共享经济发展红利 

  刘彦随和他的团队还在继续进行着试验,他们希望越来越多的沙漠都能变成良田。而当这片被废弃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的时候,祖祖辈辈生活在那里的村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良田,不仅改变了当地村民的看法,也给他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 

拣马铃薯 

  每年四个农场两万多亩土地,累计为周边的村民提供5.7万个临时零工岗位500多户当地村民获得数额不等的流转土地租金。 

  王建军是榆林市榆阳区岔河则村第五组的村民,第二农场的5000多亩沙地就属于他们第五村民小组,整个村民小组有56户、202人,每年每个村民的土地流转收入在2000元左右。王建军家有五口人,一年的收入能有一万多元。 

  昔日没人要的沙地眼下成了赚钱的香饽饽。不过这还不算王建军家的主要收入,王建军家的主要收入就是在公司打工,主要工作是上蛭石和培土培苗,一棚培土赚1000多元,三个月就可以赚四、五万元。 

大棚 

  王建军说的上蛭石、培土,是繁育马铃薯微型薯的繁育基地。种业公司和榆林市农科院共同培育的脱毒马铃薯种苗在这里繁育成微型种薯,这些微型种可以直接出售,也可以种植到农场里进行繁育,为周边农户提供种薯。 

微型种薯 

  王建军夫妇两个人,外加一辆自己的农用三轮车,每年春季有三个多月在大棚里更换繁育微型薯的培土。到了微型薯收获的季节,王建军夫妇和其他村民也会过来打工挣钱。收获的时候,按床苗计算工钱,一床苗是75,王建军说,拣一棚微型种薯的工资是700多元。 

王建军夫妇收微型薯 

  除了流转的沙荒地之外,王建军家里还有二十多亩耕地,主要种植玉米,一年收成在4万多斤,另外家里还养了一头牛、十多头猪和几十只山羊,一年的收入在四、五万元钱,这些加起来在公司打工的收入,王建军夫妇两个人一年能够收入十一、二万元,跟过去相比,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王建军的家里非常困难,地里的收成勉强只够家里人吃饭,每年到外面打工的时间又少,那个时候,家里穷的连几块钱的礼钱都拿不出。王建军家的老房子,还没有拆掉,因为年久失修,很多地方已经开裂坍塌。王建军介绍,老房子外面的结构是砖和水泥垒起来的,当时也没有经济条件盖房子。 

王建军家的老房子 

  王建军这些年通过辛苦耕作、搞养殖,更重要的是在家门口打工挣钱,家庭的经济收入成倍增长,如今不仅盖起了新房,生活也大大改善。王建军现在的房子镶了瓷砖,他笑着说自己现在的日子不愁吃也不愁穿。 

王建军家的新房子 

  2017年,为了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种业公司吸纳榆林市榆阳区16个乡镇337户贫困户的资金1038万元入股,今后连续三年每年给予入资贫困户不低于10%的固化分红。每年他们给农民工的工资能达到600万元,流转土地的费用达到1200万元。另外,随着当地种植产业规模的扩大,农产品的加工、储运也会带来更多就业和收入,当地村民也会获得更多的发展红利。 

  【半小时观察】治理沙漠事关民生福祉 

  毛乌素沙漠在历史上曾经是一片水草丰美的土地,此后由于气候变迁及植被破坏才变成了荒漠。如今,为了恢复毛乌素地区的生态,当地一直在积极探索沙漠生态治理,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也为全国沙漠改造提供了重要工程示范和种植示范。经过持续不断的治理,毛乌素沙漠已经减少了600多万亩流沙,周边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好过了。十九大报告专门提出,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无疑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分享到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