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所2018硕党支部开展“诵读科学经典,弘扬科学精神”主题党日活动 | 诵读科学经典 弘扬科学精神-尊龙凯时网址

大气所2018硕党支部开展“诵读科学经典,弘扬科学精神”主题党日活动

  2020年春节前夕至今,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已经持续了近3个月,无数的医护人员前赴后继、与病毒搏斗,坚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期间,除了年轻的医护人员在前线奋战,老一辈的科学家们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仍然坚持做着本职工作,为战胜疫情继续发光发热。为学习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精神,根据研究生党总支工作部署,4月6日-4月13日,18硕党支部各党小组分别通过在线语音、视频会议等方式开展“诵读科学经典,弘扬科学精神”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在线诵读、分享、讨论老一辈科学家们的经典事迹,达到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地学习老一辈科学家们的科学精神的目的,实现更好地传承。

  lasg党小组对曾获诺贝尔医学奖的女科学家屠呦呦的科学精神进行了深入地学习。 

  lasg党小组线上语音交流截图 

  20世纪60年代,抗性疟蔓延、研制抗疟药物处在巨大的困境之中。屠呦呦被任命为国家“523”计划中药抗疟科研组的组长,开始了抗疟药的研制。从1969年到2015年获得诺贝尔奖,屠呦呦用其大半生的有效时间,在艰难的科研环境下,静心科研,始终不忘尽最大可能帮助受健康问题困扰的每一个普通人的初衷,从2000多余药方中,选取200多种中药,经过不断的实验,研究出青蒿素,大大减少了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获奖之后,一拨拨记者带着景仰和疑问试图走近她,但大多都被婉言谢绝迄今为止,我们能找到的屠呦呦的访谈,仅有2015年的《焦点访谈》。屠呦呦lasg党小组的同志们认为屠呦呦对科研事业的追求,将其一生奉献给科研事业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尤其在这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作为一名研究生,在科研道路上更应该克服焦虑,静心科研,在艰难时刻仍然秉持科学理想,即使身处功利喧嚣,也要弦歌不辍。将近46年的时间里,屠呦呦团队也经历的数不清的失败,但成功往往藏在无数次的失败之后,我们要有拨开重重迷雾的勇气。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科研工作一定是漫长艰难的,但只要埋头苦干,不断前进,就一定会有成果。可以说,屠呦呦赋予我们年轻人的,是攻坚克难的信心、决心,更是永不止步的科研精神!

  lpac-cern党小组通过在线语音会议对在2003年“非典”时期以及2020年初“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挺身而出的老一辈科学家钟南山院士的生平、科研事迹进行了深入地讨论学习。 

  lpac-cern党小组线上语音交流截图 

  党小组各位同志都谈到,非典时期,我们都还在读小学,那个时候通讯远没有现在发达,所以真正开始认识、了解钟南山院士还是通过这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钟南山院士如今已经84岁高龄,疫情爆发,仍然挺身而出,医者仁心,新冠疫情期间钟院士的所作所为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党小组的同志们深入了解了钟南山院士人生的不同阶段,尤其在2003年“非典“期间,在对”非典“这种传染病还没有全面的科学认识时,发病人数却越来越多,钟院士主动请缨,要求将最严重的病人送到他任所长的呼吸疾病研究所,这是何等的勇气与担当。他说,如果有了危险,医生都逃避,那要医生做什么;他还说,我们本来就是研究呼吸疾病的,最艰巨的救治任务舍我其谁?这样的初心,钟南山院士从未变过,在《独特视角下的国士担当》纪录开篇,钟院士说到:“我想来想去,只不过还是个医生”。党小组的同志们都认为坚守初心说起来容易,但真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去践行初心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像钟院士一生不忘初心,既有国士的担当,又有战士的勇猛,令人肃然起敬。在国家的危难时刻,需要主心骨,而终南山院士正是这样一位主心骨;终南山院士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此外,钟南山院士在改革开放初期,受国家资助得以出国留学,留学期间,钟院士拿着微薄的补助,为替当时的中国省下经费,将2年的留学时间缩短到8个月,他拼命工作,取得了6项重要成果,完成了7篇学术论文,其中有4篇分别在英国医学研究协会、麻醉学会和糖尿病学会上发表。完成学业后,钟南山院士坚定地拒绝国外学者的盛情挽留,毅然回国报效祖国。我们作为刚刚踏入科研道路的研究生,科研道路上更需要钟老这种“不忘初心“的爱国精神,不为功名利禄所影响,国家缺什么,国家需要什么,我们作为研究生就应该竭力去做什么,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做到时时刻刻有责任,勇担当!

  icces-cmsr-ccrc党小组通过在线视频交流对气象大家竺可桢先生的经典文章进行诵读并发表所思所想。竺可桢先生一生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对中国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他强调科学研究要立足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并且将理论和实际结合,使科学研究能真正为人民服务。 

  icces-cmsr-ccrc党小组线上交流合照 

  孙华敏、辛美娇、李雅迪、孙小山、王亭等同志对竺可桢先生阐述的对于“科学精神”发表了深刻理解。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这就是说,只求真理,不管个人的利害,有了这种科学的精神,然后才能够有科学的存在。”身为当代研究生,理应不断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在自己的研究方向迈出坚定而有力的步伐。虽然现在的科研环境欣欣向荣,但是不容置疑的是,这种正确的科学精神是我们科研道路上的指路明灯,能在困惑时为我们指引方向。我们虽然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但是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尽量向竺老先生的科学精神靠拢。吴蓓蕾、胡丹、曹阳等同志对竺可桢先生的生平事迹进行了全面的了解,竺可桢先生的一生都在围绕中国人最关心的问题进行研究,他始终致力于最贴近人民生活的重要问题上,他的一生都秉承着务实的精神。为人民服务才是科学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我们学生党员应该始终恪守的原则。将国家和人民给予我的要求和期望扛在肩上,认识到作为科研人应该具备的能力和品质。我们应该以竺可桢为榜样,虽然无法企及他的高度,但也要心怀国家,踏实做好每一份工作。杨显轲、张今明、周熠、王听雨等同志结合竺可桢先生早期庚款留学,学成归国等事迹,认为当代研究生同样要肩负国家重任,努力补上国家科研缺口。现今中国正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实现伟大复兴,然而国际社会风云诡谲,我们虽不再背负近十亿两白银的赔款、屡屡被列强打压,但要想实现中国梦,路还很长。其中,科技的腾飞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青年科研工作者倍加努力。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期望,我们在科研的路上将会更有动力、更有作为!在当今世界疫情蔓延的愈加严重之时,一些国家的国会议员或民间组织提出向中国索赔,这和割地赔款如出一辙。我们现在面临的世界形势决定了我们不能将科研只局限在个人生活中,更是要和国家结合在一起。

  nzc-lacs-rce_tea-lageo党小组通过在线语音通话的方式深入了解了曾庆存院士。党小组同志们集体学习了曾庆存院士的文章《科技工作者应有科学思维的敏锐性和严谨性》,欣赏了曾院士的诗作和书法,然后进行了讨论交流。 

  nzc-lacs-rce_tea-lageo党小组在线语音学习截图 

  曾庆存先生说,希望有更多能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的青年投身科研事业。前人已经为我们的研究打好的坚实的基础,克服了诸多困难。我们应该培养科学精神,大气做人,科学做事,为本领域的发展做出一些微弱的贡献。当代学者应当借鉴和学习曾先生的科学观和人生观。为了国家需要,这是曾先生令人钦佩的科学精神。他把国家放在自己的小家之先,急国家之急,并且把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的需求融为一体。此外,我们当代科学家需要领悟学习曾先生的创新精神,我们如何把自己的研究运用于实践,如何结合国家的需求开展研究。曾庆存院士的爱国之心、忧国忧民,对科研事业的热爱和奋斗,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现在社会的年轻人总是很浮躁,就像我自己,平时静不下心来做研究,浮躁,急于求成,不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对于未来也比较迷茫。希望我们可以都向曾先生学习,学习他淡泊名利的精神,他将一腔热血都投入科研事业中,对于我们,不管我们未来会做什么,我们要活在当下,脚踏实地,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在各个地方为祖国建设发光发热。曾先生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个可敬的老师、可爱的老人。我们作为年轻的学生,要培养自己的理想,扎实基础,在自己的科研道路上确定目标并坚持下去。另外在学习的道路上保持谦逊的学习精神,保持求识的好奇心,保持乐观的态度,坚定努力的决心,不断学习,扎实基础,一步步的去解决遇到的难题。曾先生发表的文献涉及多个领域,以看出曾先生不是把工作当作任务,而是做到了真正的热爱。同时提醒我们博闻强识,多学科融合对工作任务进行多角度、多方位思考,运用创新思维寻找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疫情仍未结束,18硕党支部停学不停学习,用行动履行誓言,践行初心和使命;入党积极分子在在主题活动中积极学习、积极发言,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党旗的引领下,18硕党支部全体同学认真学习并尽最大努力践行老一辈科学家身上坚韧不屈的科研精神,争取成为将来的国土担当!(18硕党支部供稿) 

网站地图